您好!欢迎访问江西教师远程教育网

当前位置 > 首页 > 典型案例

小学语文—《长城》教学设计

作者:admin来源:本站原创发表日期:2016-05-16 13:55:06

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课例

《长城》教学设计

【教材版本】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7

【教学背景】

《长城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。该单元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。《长城》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“世界遗产”之旅的第一扇窗口,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,还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,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,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,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。。通过本课学习,为本单元其他作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。

【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】

“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,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。”本节课的教学,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,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城的雄伟、壮丽。因为本班学生几乎都没到过长城,长城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。加上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观察方法,所以,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“多读”。 采用多种形式的“读”,在“读”中领悟词句的意思;在“读”中升华情感,在“读”中积累优美的语言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.认知目标:正确理解、认读文中的词语,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

2.技能目标:初步了解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

3.情感目标:了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,是世界上的伟大奇迹,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在阅读中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气魄雄伟,体会民族自豪感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学习由远及近、由整体到部分、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创设情境引导读

1.(多媒体视频+音乐)在激扬优美的音乐中,一幅幅震撼人心的长城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。最后以几句外国元首对长城的题词定格画面。

2.师:长城----中华民族的象征,华夏儿女的骄傲,它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。

3.师: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?”把课文通读一遍。

要求:初步感受文本中的长城。

找到文中赞美长城的一句话。

(多媒体文字)(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,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)

     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的设计,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,为本课学习创设了情境,使学生感受到了长城的磅礴气势,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,学生的激情、思维活跃起来。)

二、图文对照感悟读 

1.学生合作学习,交流探究:

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?

2.学生汇报,老师引领。

①“感其气势”(多媒体:长城蜿蜒盘旋的画面)

师:说说对画面中长城的印象。

如果要为刚才这幅画面配上一、两句话,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合适?哪些词让你体会最深。

(设计意图:借助多媒体形象的画面,激发学生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,并通过在地图上了解长城经过的省市,形成更为感性的理解,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之美。)

②“知其结构”(多媒体:射口、瞭望口、垛子)

用简笔画一画城墙的外沿。

(设计意图:借助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,并在画面上把射口、瞭望口、垛子这些地方指出来,加深对课文的理解。)

3.(多媒体:出示刚才的两幅图)让学生进行比较,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远及近,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,突破教学的重点。

    (设计意图:利用多媒体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法。)

③“激其情怀”

师:作者登上长城后,踏着方砖,摸着条石,想到了什么?

多媒体视频资料:再现修筑长城的劳动场面

设计意图:为激发学生情感,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象的优势,再现劳动的场面,以陡峭的长城为背景,加上老师极富启发性的语言,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砖石多、重,运输的工具原始以及环境的险恶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)

三、知识拓展延伸读

1.搜集与长城有关的传说、故事、歌曲、图片,可采用询问家人,查阅图书,上网查找等方法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。

2.继续了解中国的其他世界遗产。

(多媒体:展示一些世界遗产的图片)

(设计意图:为激发学生兴趣,我准备了一些图片,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,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。)

【教学反思】

     本节课,我充分利用多媒体(有图画、音乐、文字、视频),为课文的学习创设情境,因为学生都没有去过长城,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了学生直观地印象,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,达成了学习目标,并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,并且为学生的“读”铺好了路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们要尽量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,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。

 

联系我们 |

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
京ICP备12024815号/京ICP证120554号/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84